第四百四十八章 泥鳅钻豆腐(1 / 2)

华年时代 衣山尽 1896 字 20天前

等到了黄二娃家,泥鳅已经煮出来了,老黄两口子正用刷把签挑内脏。

所谓刷把就是农村用来刷锅的工具,几乎每家都有一个。

这种东西在外面也没地方去买,都是自己做的。先是找一节慈竹筒,用刀沿着竹筒壁切出一圈细细的竹签,风干之后,形状就像是一把圆刷,可以用来刷锅了。

刷把把用来刷锅巴最好用,但对付油垢却不好使。一般来说,大伙都是先用刷把刷一次,再用丝瓜瓤再刷一次。

耍把上的签子都很细,有不讲究的村民甚至当牙签用来剔牙。

只见泥鳅已经煮到六分熟,老黄两口子就用竹签把泥鳅内脏和里面的脏东西一点一点挑出来。

宋轻云一看,这法子倒也不错,至少卫生可以得到保证。

“老黄,怎么好意思让你请吃?”

老黄:“宋书记,咱们这山里没水没河,在以前鱼虾都是稀罕物,今天大姑抓了这么多泥鳅,肯定是要请你的,等下咱们喝上几杯。”

宋轻云说:“不了,下午还有工作。”

老黄就笑着说能有什么工作,今天上午我就看宋书记你到处乱逛。还有,咱们这里山高皇帝远,上级领导没事谁肯过来,你还怕喝了酒被他们逮了?

宋轻云说纪律就是纪律,既然规定工作时间不能喝酒,就得遵守。老黄你别看我好像到处乱逛的样子,其实我是在了解情况。

老黄说,村子就这么大点,宋书记你来咱们村已经快一年了,又有什么情况不了解的?

他这么一说,宋轻云却摇头,说,村里变化大,一天一个样子,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出现突发情况。比如这泥鳅吧,以前沟里就没有,现在却泛滥成灾了,而水渠里的水也污染得不成样子。

听我们的小宋书记说起水渠里的水被污染一事,老黄点头说,是脏得厉害,我以前也只有进城干活的时候,在啤酒厂的排水沟里见到过。

老黄所说的啤酒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建的一家国营老厂,当年几乎每个县都建有铁厂钢厂氮肥厂。啤酒厂生产的啤酒据说味道还成,可就是规模小,只在本地销售。

啤酒生产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大麦,产生的废水排到沟里之后,因为营养丰富,水沟里的螃蟹、鲫鱼、泥鳅什么的长得很好。

当然,水也脏得不象话。

那时候老黄在啤酒厂里做零食工,和工友们每天都下水捉鱼。

村里现在这情形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宋轻云说:“各家客栈农家乐最是可疑,废水又极大可能是他们排进沟里的。我刚才去老吊家看过,等下还得去别家看看。”

老黄:“别去了,就是他们。”

“你肯定?”

“我肯定。”老吊说:“十家客栈,见天几百人吃饭,得产生多少剩菜剩饭啊!这些泔水用来喂猪最好不过,最抢手了,可现在你去村里看看还有几户人在养猪?”

他说,村里的人以前每家每户都会养上两三头大肥猪,用来过年的时候杀了吃。在那个时候,大伙儿日子过得苦,也没有冰箱冰柜用来保鲜。加上交通不便,日常肉食也没办法去外面买,只能自己养。

养了猪,到春节的时候杀了熏成腊肉挂灶头上,要吃的时候就取一块,通常会吃整整一年,吃到花口。

现在交通方便了,特别是乡村小巴一通,花上一两块钱买张车票就能去乡场买肉。你如果是六十五岁以上老人,还不用出车钱。所以,大家都是吃多少就坐车出去买多少,新鲜肉比腊肉可好吃多了。

猪肉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很多,养猪户养上几个月搞不好就打个平手,遇到运气不好还要赔上几个。所以,村民现在养猪的也没几个,特别是年轻一辈觉得鼓捣这玩意儿又脏又累,还没搞头,索性就不养了。

村里几百户人家,养猪的还真没几个。

自己吃的肉自然要讲究些,饲料是不用的,都用粮食喂,更别说泔水。

这样一来,农家乐和客栈产生的泔水就没地方处理,只得直接倒进排水系统里,随着阴沟流进水渠。

反正村里的排污管线上面都用石板盖着,眼不见心不烦。

老黄说,这事是他去许爽那里帮忙的时候看到的,各家农家了和客栈想必也是如此。只不过,许爽那边生意实在差,每天做的饭菜都是自产自销,也没什么泔水好排。

说完,老黄说:“宋书记,我要告密,我要举报他们。”

宋轻云:“你这是反映情况,不算是告密。老黄,告密可是贬义词。”

既然已经确定了是农家乐和客栈污染了环境,他就琢磨着下午再走访几家,拍几张照片留底,然后和刘永华和各村委委员商量一下如何治理环境。

问题是这事涉及到各家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老吊和陈建国自己也开有客栈,刀子动到自己头上,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即便是以前在工作上和自己密切配合的陈建国,这次只怕也会非常抗拒。

这就头疼了。

说着话,泥鳅已经收拾干净,放进簸箕里,又用清水漂洗了一次。

电饭锅里的饭已经蒸熟,可以做菜了。

黄明切好了煮熟的猪肉,开始用青椒炒回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