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节 春晓园(1 / 2)

李元兴翻看了一会手中的价格表,轻轻的摇了摇手中的铃。.

“殿下!”陆毛锋从门外进来,等等李元兴下令。

“去告诉高白杨,让他在准备买房的人当中挑选十个人,本王准备亲自去看看春晓园。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三个是以前的原住民。”李元兴吩咐过,陆毛锋立即就去安排了。

十个人,有拥有几个大工坊,几十间店铺的富商。也有原来住在这里,因为改造而搬走,作工挣钱想回来买套屋子的人,也有品阶不低的工匠,想在长安城中有一套屋的。只因为春晓园之中,平均五千户就有一个蒙童书院,一万户就是一个小型医馆以及药房。

从正门前往后走,春晓园毕竟已经有三分之一完工了。

树已经种上,花园水池都已经有了,只是这些却是公用的。李元兴相信,订下规矩,这里的住户也不会破坏他们的居住环境的。

园区按照李元兴事先给的规划,却是分成了许多个区,每个区都有灌木或者是水渠,再加上道路隔开。

“老丈,你想买什么样的屋呢?”李元兴一开口,就让那五十多岁的半老头一哆嗦,结结巴巴的回答道:“殿,殿下。小民想给小儿子买套屋娶亲!”

“你那儿子每个月有多少收入?”

“某那小儿子,在乐民园一家点心坊作工,已经是五等点心师傅了。每个月连工钱,还有赏钱有两贯钱还多,某在乐民园负责清理垃圾,加上赏钱一个月也有五百五十文,听闻快过年,还会加发五百文的赏钱!”

五百文在大唐不算少了,可以买到差不多五百斤米了。

对于原本穷苦人家来说,这已经是不算少的一笔收入了。

听到这个收入,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以一个还没有娶亲的人来说,这个收入不低了。在长安城之外,一个九品官员。以他的俸禄、永业田、公田,以有各种补贴下来,差不多就平均到每个月,就是四贯钱多,不到五贯钱。

九品官员,比如说县尉,也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治安一把手了。

衙门里的小吏不算官员的,收入自然也是有高有低。

听到这个收入,李元兴又问道:“想买个大点的,还是只够儿子住就行呢?”

“如果当真可以借些钱,想买个大些的。一家人住在一起,是极好的。我大儿子现在军中作了队正,听闻过了年就是校尉了。”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翻看手中的布局图后径直来到一个分区。

“这里的屋子,每层有二千尺,共有三间屋,这房一共五层。年龄大了就选低一些的楼层,买两套屋,一大一小,一共是一千三百尺。这屋每尺七十五文钱,你大儿在军中,每尺减一文,如立有功勋,根据功勋大小再减。但只能减大屋的,这是规矩。所以这两套屋,需要九万多文。”

听到九文,老头吓了一跳。这是好大一笔钱呀。

“不过,你可先付三十贯,其余的部分二十年还清,每个月差不多就是六百文钱。搬家进来,自然也是要打理一下屋子的,这样的屋子,差不多也要有三五贯钱收拾,如果买些云石铺地,差不多要八贯钱!”

听李元兴这么一算,老头瞪圆了眼睛:“够,够了!”

看来老头是存了一些钱的,以乐民园作工,小儿子是点心师,大儿子差不多混到校尉了,就算是最低级的从九品,一个月也有三四贯的钱的收入,他们还当真负担得起。

李元兴调查过长安的房屋。

许多穷苦之人一家五口在老旧的坊间也就是挤在三百尺的屋内,三百尺差不多按现在的标准就是实用面积三十平方刚出头罢了。

而那样的一间旧屋,在李元兴刚来大唐的时候,铜钱还不是流通的货币,多用实物结算。那样的破旧小屋就是一尺差不多二石米的价钱,依当时的米价,十至十二文一斗。三百尺就是六七十贯钱左右。

这可是一千三百尺,按现代计算,就是一百二十个平方,大的八十平方三室一厅,小的是两室一厅。

就如同早期的砖混结构楼房一样。

在现代,砖混结构在九十年代,建筑成本差不多每平方米五百元。

李元兴在这个春晓园,这样的五层,以砖为主,少许混凝土柱子的,成本也不过就是每尺不到三十文钱,再加上周边的水渠,修路等。李元兴的利润却是极高了,当然长安的百姓可不知道水泥的价值。

就是高白杨也不知道,因为水泥是直接从耀州那边运来的。

还有穷的,可李元兴这里却还有更便宜的。筒子楼,一层十六间屋,只有一个公用的厕所,一个公用的水箱。每间屋三百尺,每尺销售价才四十文,再加上各种减免,实际购买最低,比如家中再没有亲人的孤身军人,三十文钱就可以买到。

九贯钱一间屋,这是一个让长安人发疯的价格。

事实上,还有一件让李元兴发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