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君王恨不得斩尽杀绝所有威胁自己统治的叛乱分子,有时候,哪怕君王希望选择宽容,他的臣子们也将推动他去杀戮。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著作《战争与和平》中有着一句石破天惊的名言,皇帝是历史的奴隶,就是道破了这种皇帝也无奈的局面。
就像今天,如果李捷不解释清楚为何不杀这足以导致大马士革这闽军屯兵存粮重地大乱的罗马人,就算不杀战俘是件好事,李捷也不能以自己闽王身份强行推行下去。
毕竟,他也需要这些人帮他支撑江山。
不过对于这个局面,李捷依旧很平静,轻描淡写的反问李绩:“杀了这些君士坦丁堡近畿的罗马军兵,就一定能保证罗马大军不会动乱吗?”
这话问的李绩哑然,杀了这些人,最多保证骚乱降到最小,谁知道十六万大军中有多少和君士坦丁堡有着生死联系的,不过惊愕了片刻,老李绩又是一副怒气冲冲模样抱着笏板行礼反问道:“那也不应该把这些人放回去啊!如今整个罗马帝国兵力虚弱,放这些人回去,不是给罗马皇帝增长羽翼吗?”
“谁说兵多就一定是好事?李老卿家征战一世,应该更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吧?”
李捷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让李绩愣了半天,旋即恍然。
这事儿闽国干过,清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阿拉伯人部落时候,大闽朝廷曾精选了几千个部落中的恶棍,地痞,垃圾人物,买通他们为大闽传递情报,虽然最后还是被侯赛因识破了,但一段时间,的确折腾的阿拉伯帝国乌烟瘴气。
如果把几万惧怕君士坦丁四世迫害家人的罗马大军送回去,君士坦丁四世该怀疑了,这些人为什么能回来,有多少是李捷埋下的钉子?必然对回来的将军,兵士不能完全相信。
而被遣送回去的东罗马军兵,本来心理就敏感,如果君士坦丁四世有一丁点待遇不同,都能引起他们抱成团反弹。
如果大闽再派几百个细作,散布些流言什么的,或许这些兵马反倒能成为大闽的一股助力。
与宰相宇文节,王方翼几个眉来眼去权衡了片刻,李绩终于妥协的抱拳拜下。
“听候闽王命令。”
几个宰相被摆平了,宇文节几个重新商议起筛选起能造成骚乱的细作问题,不过再次打量了似乎没什么神色变化的李捷,李绩又是深深一鞠躬拜下。
“陛下,秦怀阳之事,还请陛下痛下决心!”
秦怀阳虽然战死了,可不代表他没罪,战事如此紧张情况下,他坐拥右武卫精锐与数万府兵,却眼睁睁看着君士坦丁逃了出去,虽然有罗马的雅典舰队突然袭击的缘故,可他的失察之罪也是板上钉,如果不处罚,日后大闽将赏罚失衡。
不然的话,以李绩的德行,也不会对一个死人穷追猛打。
听了这话,李捷神情终于出现了些许变化,沉默的皱起了眉头。
…………
大闽才刚刚打通通往君士坦丁堡的商道,又随着君士坦丁四世回到君士坦丁堡而变得堵塞,沿途,恼羞成怒的君士坦丁大发狂性,不断命令雅典舰队劫掠大闽商船,死里逃生的商人将东罗马的恐怖在西亚传的沸沸扬扬的。
这个消息如同炸弹一般,终究令大马士革附近屯兵的十六万东罗马大军骚乱起来,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将士冲击将军府,总督行在,甚至闹起了几次兵变,还好早料到这个情况的闽军早就预备下了大军,每次都给镇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