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绿豆蒜_156(1 / 2)

芝麻绿豆蒜 安尼玛 1827 字 3天前

他不再看儿子一眼,更没理会霍子安,独自走回胡同里。

两人重重地吁了一口气,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是由良辰先开口:“我们回餐厅。”

霍子安同意了,刚走两步,却又不放心地回头道:“斧头拿走吧。”

第二天一早,由良辰到底还是爬上了槐树,把木台子修理巩固了一遍。完事之后,他坐在了台子上,俯视底下熟悉的餐厅和胡同。

以前包子铺还在时,这时间点底下已经热闹了起来。白烟袅袅,邻居们一边买包子馒头,一边侃大山。老太太坐在门口扒葱扒菜,小狗和小崽子陀螺似的乱跑。遛鸟的、下棋的、晨练的、遛弯儿的……这一切都跟炊烟一起消失了。这里的餐厅热闹到半夜,现在已经筋疲力尽,街坊们不知道是搬走了,还是另有据点,也不在这儿活动了。

甚至是由良辰自己,他突然想起来,自己也已经很久没爬上大槐树。之前是腿受伤了,后来是太忙碌——但更主要的是,他对这孤独的空间不再需要。连他自己都变了,他怎么能祈求这里永不改变呢?

只是,他仍然感到了烦躁。他从没跟霍子安说过,比起精明的孔姨,他更担心的是父亲。孔姨是个懂得顺应时势的人,她的强硬也是应着势的,知道什么时候该扛,什么时候该收;所以她才能在胡同里积累那么多房产财富,也因此,这么多年来,由良辰才能跟她此消彼长地玩着控制和反控制的游戏,维持了关系的平衡。

但父亲,他没有回旋余地。他的世界非常小,小到只有那一片院子、几条熟悉的胡同,他的宽和仁厚,全部都是基于这片小天地的平和上。由良辰知道,这一年来胡同的变化、包子铺的消逝,对由大成是不小的刺激。他发现父亲比平时更勤快,甚至在不应该干活的时候——下着大雪、天气酷寒、三更半夜,他也会在院子里忙进忙出,仿佛有什么片刻不能迟缓的事情要解决。

他在焦虑啊。

由良辰看在眼里,也能体会到了父亲的心情,但他不知道能怎么办。孔姨虽然不可能接受他们,但她还是有“谈判”的可能,用一些她能接受的条件:不对外公开、要有孩子,等等。而由大成,他能用什么来说服他?

由良辰接触到子安的家庭后,本来对出柜有了点信心,但现在又落进了悲观的情绪里。

这终究还是个死局吧。

他觉得冷了,收拾好工具,爬下了大树。走到胡同口时,他瞥见了告示板上多了张崭新的通告。他走过去快速扫了一眼,定了定神,又重头看了一遍。

他理解得没错,胡同要整治了。整治的消息已经传了一年,一直没有后续进展,但这次的通告给出了明确的日期和范围。一星期后,广场将会经历翻修和环境美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出交通,请居民根据需求调整出行计划云云。

这一两年北京胡同正在经历大整修,南锣鼓巷甚至整条胡同都封闭了起来,一些建筑被拆掉重建,很多餐厅咖啡馆因此关门;相比起来,这一带“美化广场”,算是没什么动作了。

只是餐厅毕竟在广场边上,多少会受到影响。由良辰回到院子,把消息告诉霍子安。

霍子安心里忐忑,两人商量了一会儿,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霍子安决定先向父亲打探消息,再决定对策。

这几天由良辰跟餐厅请了假,带着子安妈妈一大家子人四处逛。他们去看了无数的故居和博物馆,后来在孩子的抗议下,由良辰把他们带去了后海滑冰。

跟孩子玩了半天,由良辰到了晚上就没剩多少血了,他带他们去吃了涮羊肉,把他们送返民宿,然后强打精神回去餐厅。

他好几天没在餐厅里,心里总是惦念着,不知道林枫那家伙有没有把他酒柜弄得乱七八糟。等他推门进去,却发现里面情况不太寻常。已经是十一点了,餐厅里还有三四桌客人,都没在吃饭聊天,而是瞪着眼竖着耳听里面一桌在争吵。

由良辰走过去时,见霍子安也被惊动了,正站在餐桌旁跟顾客解释。由良辰一出现,林枫就道:“我们的侍酒师回来了,这里的酒都是他进的货,对酒庄和酒的口味都很了解,这瓶酒的问题,让他跟您解释吧。”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住今天发晚了

…………………………………

关于语言,大家很容易有个误区,就是理解语言就是认识里面的词儿。其实不完全是,就算是最熟悉的母语,常常也有一句话里有一两个词没听清的,但也没有妨碍我们去理解。理解语义,主要还是上下文和语境啊。所以不要以为老外、老人或小孩子不可能听懂就敞开了说,人的理解能力好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