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2 / 2)

伴随着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娘家和林如海贾敏夫妇迁坟一事吸引住了大多数朝臣的注意力,皇家在背地里,开放了一部分船队,吸引不少商人加入皇家船队,进行海外贸易。

要知道,在多年之前,海外贸易都掌握在那些重臣的手里,就是皇帝想开海禁都不成,只能偷偷地干。十年过去了,皇家终于压过了那些重臣,成为海上第一商,现在,皇家终于开放了皇家手里的船队,吸引各地的商人加入海上贸易。

这已经跟变相地开放了海禁没什么两样了。

整整十年,海禁终于名存实亡。

而尝过了海禁的利润之后,就是那些重臣们再拿大道理,他们也拦不住华夏探索海外的脚步。

皇帝先后成立了莱州市舶司——主要负责对东瀛和高句丽之间的三角贸易,甬州市舶司——主要负责琉球诸岛和吕宋的贸易,其中吕宋的孔雀石开采关系到大晋的钱币流通和物价稳定,乃是重中之重,和琼州市舶司。

是的,最后一个市舶司不是设在岭南的崖州,而是设在了琼州。琼州市舶司的第一任长官,正是当年贾琏手下的一个幕僚,姓张名钊,是贾琏的母族张氏一族的子弟,而且还是贾琏的从舅舅家的表兄,他是当年贾赦亲自求上张家才为贾琏求到的帮手,贾琏回家守孝之后,他也丢下了一切回了张家。如果不是被视为储君的秦王亲自登门,张钊还不会点头同意出任任何一个官职。

而三地市舶司长官里头,又以张钊最为出色。他一方面把琼州经营得有声有色,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把南洋势力弄得清清楚楚,甚至为朝廷建立南洋水师提供了不少助力。

而京师也很快被张钊的琼州市舶司给惊呆了。

就跟前面说过的那样,当年柯承业为什么在南洋起家最后却转战东瀛?还不是因为从莱州到高句丽再到东瀛最后回返莱州的这个三角形贸易路线上的利润太过丰厚了?!

不止是莱州-高句丽-东瀛路线,就是双屿岛-琉球-东瀛路线的利润也极其丰厚。因此,双屿岛也不会有海上东京之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南洋,因为海域广阔,使得航线变得比东海要漫长许多,自然,这个利润率就下降了许多。但是,这都是张钊去琼州以前的事儿了。

首先,就是小叶紫檀、沉香、迦南香等名贵木料源源不断地送到京师,让京师的贵重木料市场的价格竟然硬生生地下降了一成!然后就是珍珠!

华夏合浦南珠在隋唐时期就闻名于天下,但是自古以来,珍珠就全好天生天养。虽然多年前,皇帝从贾琰那里弄到了珍珠养殖的法子,但是这种法子真正被验证成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优质的合浦南珠送到京里的,却不多。

可是张钊却让自己的夫人亲自去合浦挑选优质的珍珠蚌,然后带回琼州养——这是他从皇帝手里拿到的条件之一。

合浦珍珠是官营的,禁止百姓私采,还因此发展出了畸形的珍珠文化。@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是在琼州,珍珠一样属于官营的,名义上归于宣徽府,可实际上,负责的那个内侍却是听张钊的。采收上来的珍珠归宣徽府,可是那些珍珠蚌熬制的雪颜膏却是属于琼州,属于张钊自己的。

仅仅三年时间,琼州珍珠就惊动了整个宫闱,就连太上皇后都知道了张钊之名。

这天,贾琰带着竺贵人和吴贤妃周德妃赵敬妃四人给太上皇后请安的时候,太上皇后就忍不住晃动着手里的珍珠十四子手串问道:“皇后,本宫听说,这次宣徽府送来好些顶级的廉珠,可是真的?”

“回母后的话,是。”

“哎呦呦,这可怎么了得!这合浦廉珠,从来都是以人易珠,几乎就是一珠一命!历朝历代,为了这廉珠而造反的百姓也比比皆是。这可如何是好!这合浦知府着实该杀!”

吴贤妃立刻道:“娘娘,您这可说错了,这些廉珠可不是合浦送来的,而是那琼州市舶司送来的。”

“皇后,这是怎么一回事情?本宫记得,这个琼州市舶司提举张钊,是你的表兄吧?这琼州怎么会有珍珠?”

作者有话要说:

双屿岛:在我们这边的真实历史上,双屿港,在明代的时候,才是真正繁华的海上都市。

现在的日本海水珍珠,就是合浦珍珠一系的。据说,日本的珍珠企业,几乎每年都会去合浦选取优质的珍珠蚌。

第270章

坐在边上的宁国公主这才笑盈盈地道:“皇祖母, 您难道忘记了, 合浦在岭南, 琼州就在岭南的对岸。既然远在关外的北海都有大珍珠,就说明, 珍珠蚌这种东西, 很多海域里面都有呢。”

太上皇后笑道:“这怎么一样呢?京巴儿是京巴儿, 细犬是细犬。罢了,我明白了。”太上皇后顿了顿,道:“宁国的意思,那就是合浦的珍珠蚌拿到琼州,一样能活, 是这样吗?”

宁国公主道:“是的, 皇祖母。孙女儿听说,合浦的珍珠蚌,只要海水足够干净就能活呢。张家舅舅只是去合浦挑选了合适的珍珠蚌,运回琼州, 然后养在特制的竹篾篓子里面。因为是竹篾篓子,所以不需要珠民以命相搏潜入水下。而且琼州跟岭南一样, 万物快生快长,几个竹篾箱子而已,定时更换也就是了。就是多费些人手,也比以前好很多。”

“阿弥陀佛!”太上皇后道, “原来是这样。那倒是本宫错怪了这个张钊了。”

赵敬妃这才道:“娘娘,张家本是太上皇使唤出的人, 他们的本事自然是不用说的。”

太上皇后立刻想起了当年老义忠亲王之事来。

她道:“张家人的确是有本事。可惜,终究是少了几分运气。当年张太傅没得不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太上皇后没有继续往下说。

其实在场的人哪里不知道。

张太傅没得不巧?不,应该说,张太傅没得太巧了!就是因为当时张太傅当机立断,“不小心”得了风寒,然后很快地转为伤寒,去世了,张家人也不会借着丁忧全部离开朝堂,也不会顺理成章地躲开了老义忠亲王没了以后的朝局以及太上皇的暴怒和清算。

想当年,张太傅也是状元及第,簪花游街,连带着张氏一族一个接一个地步入官场,张太傅走后,张家也立刻从朝堂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说张家兴衰,全在张太傅身上。可要太上皇后这种在宫里生活了一辈子、历经两任君王的老人们来说,张家,可不会因为张太傅而衰亡。

张家,只是选择了沉寂而已。

竺贵人这才笑道:“说起这珍珠,就很应该夸一夸那严家。据说他们家乃是岭南第一家?岭南可不是金陵,金陵终究不过一州一府,可这岭南位于荆襄以南,可是足足两省三道之地呢!严家若是真的是岭南第一家,可比那个自称徽王的柯承业要厉害多了呢。”

徽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太上皇后立刻想了起来,那个柯承业被朝廷招安之前,可不是在海外自称徽王的吗?这个严家竟然比柯承业还厉害、势力更大?

太上皇后立刻皱起了眉头。

“皇后,这严家在岭南果然如此势大?”

贾琰道:“母后娘娘,儿臣久居宫廷,对外面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儿臣当年在家的时候也听说过,严家那时候就已经是岭南第一海商了。”

岭南第一家?

岭南第一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