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2 / 2)

第129章

跟之前的每一次一样,皇帝依旧是来去匆匆,很快就回去了。送皇帝离开的依旧是贾赦,而且跟过去的每一次一样,送走皇帝之后,贾赦必定会回来跟贾琰再说两句话。

只不过这一次,贾赦再度来到感恩堂,看到的是嘴角微勾的女儿,以及周围一群忧心忡忡欲言又止的宫人。

贾赦莫名其妙,却还是在给贾琰见礼之后,十分恳切地对贾琰道:“娘娘,那毕竟是万岁。您,还请您稍稍收敛些。如今您还在这宫外住着,您敬着皇后娘娘是对的,可其余的诸位娘娘,尤其是竺贵人,还请您莫要正面对上,尤其不要在万岁面前……”

贾赦真的是担心女儿,然后他发现,何尚侍和温尚侍两个的脸色越发不好看了。

贾赦心里咯噔一声。

“娘,娘娘?您……”

贾琰面带微笑地道:“安少监,你跟我父亲说罢。”

司膳少监安文只得把方才贾赦离开之后皇帝跟贾琰的对话重复给贾赦听。

贾赦一听,整个人都软了:“娘娘,娘娘,您,您何必要跟贵人娘娘对上呢?那,那位……”

贾琰慢悠悠地放下了手里的茗碗,道:“父亲,您以为,我不去招惹竺贵人就可以了吗?”

“娘娘?”

贾赦傻眼了。

他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要贾琰是皇帝的妃子,她跟竺贵人之间肯定会闹起来。

“父亲,在后宫之中,之后皇后娘娘的地位坚如磐石,其他人,都是靠着万岁的恩宠过活。这个人身上的宠爱多了,另外一个人自然是少了。我现在没有进宫,自然是不觉得。可若是我进宫了,多跟万岁说一刻钟的话,竺贵人那边就要多等万岁一刻钟。您凭什么认为,只要我摆对了姿态就能够跟竺贵人和平相处甚至亲亲热热宛如姐妹?”

贾赦哑巴了。

何尚侍温尚侍以及两位少监都是浑身一震。

是啊,这宫里的事儿,从来都是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表面上再亲亲热热,那也是为了更大的圣眷而抱团,私底下谁不是留着一手?

贾琰这话说的不止是给她们听的,也是给她们背后的人听的。

安文苦笑劝道:“娘娘,那,那您也不必在万岁跟前提起,提起陈桥兵变~。”

贾琰虽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可是这跟指名道姓又有什么区别?这宫里宫外谁不知道万岁的后妃里面只有竺贵人家里兵权在握?尤其是杨太尉退下来的今天,天下兵权竺家已得三分!

贾琰道:“我原本给自己定的,就是万岁的半谋士。所以,在后宫之中,我可以肯定,自己不会跟竺贵人因为宠爱这种事情起了争执。”

听见贾琰这么说,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却不想,贾琰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把心给提了起来:

“但是我可以肯定,将来,我会跟竺家为了外头的事儿起了嫌隙。尤其是如今,竺家兵权在握的情况下,很难说,以后我不会为了这兵权跟竺家分庭抗礼。”

贾赦结结巴巴地道:“所,所以娘娘的意思是……”

贾琰道:“我在看。”

“在看?”

“对。我在看,万岁会不会为了竺贵人违背自己的原则。”

竺贵人家兵权在握,是皇帝的一条重要的臂膀。但是,这只是眼下。刚开始合作愉快的君臣很少能够合作愉快地走到最后,这是几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血泪教训。除非其中一个走得早,否则,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悲剧收场。

贾赦傻眼了:“你说什么?!”

那一刻,贾赦甚至忘记了敬称。

在他的眼里,以当今皇帝的为人和行事,他会为了一个女人违背原则?

根本就不可能!

贾赦根本就想象不到那样的场景,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别说是贾赦,就连何尚侍温尚侍司赞少监季童司膳少监安文等人都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

贾赦道:“那么,娘娘的结论呢?”

“万岁好似一点感觉都没有。”

“什么意思?”

贾琰略带懊恼地道:“万岁没有呵斥我。”

安文忍不住道:“万岁面色如常。”

这有两个可能,那就是,要么皇帝对竺家信赖到了十分,而竺家因为皇帝而显赫之极,早有无数的人在皇帝面前说了无数的话,因此皇帝早就习惯了别人明着暗着说竺家和竺贵人的坏话,而且皇帝也早就习惯了把这些话丢在一边。

就跟现在这样,贾琰没有直接点明竺家,皇帝自然也就无所谓,听过了,就丢到脑后去了。

当然,也不是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皇帝早就开始提防竺家了,因此才会不动声色。

毕竟这里是贾家为贾琰修建的行宫,这里的内侍女官们都是皇帝给贾琰挑的,皇帝绝对不用担心他们把这些事儿传给其他的后妃听。也就是说,皇帝在这里根本就不需要作伪,除非他不信任贾琰需要在贾琰面前作伪。

贾琰提起陈桥兵变的心思,贾赦如何不知?

他叹息着道:“娘娘,您这是何苦来?”

贾琰道:“父亲,我不是那等随分从时的女子,给我一个屋子,我就会安安分分地呆在屋子里面。如果我是那样的人,我只怕如今还在老太太的院子里——不,应该说,我这会儿应该在那位二太太屋后的抱厦里面才对。哪里有如今的体面。父亲,我的眼光已经无法被拘束在这四角的院子之内了。您说,自由惯的雄鹰,怎么可能甘心呆在笼子里面?父亲,我不怕万岁宠爱竺贵人,我怕的是,万岁痴迷于竺贵人,然后一再地退让,违背自己的原则,也耗上了国家的元气。这才是我不能容忍的。当然,如果竺家是杨家将那样的忠臣,我也不会痛下狠手甚至于赶尽杀绝,因为那会冷了人才为国尽忠的心,最后损害的,还是国家利益。”